外观:流动性 | 品牌:红叶硅胶 | 耐温:260℃ |
主要用途:***无味 |
模具硅胶(molding silicone rubber)是一种主要用来硅胶模具制作的双组份流动性液体硅胶,硬度在0~50度不等,分为缩合型和加成型两大类。A组份是硅胶,B组份是固化剂,使用时将两个组份按一定的比例混合,按制模步骤操作,固化成型就可以做为模具使用。
模具硅胶一般由基胶、交联剂、固化剂、填料、和添加剂五个组份构成,理论上只要有前三个组份就可以制成模具硅胶,但为获得一定硬度度,填料一般是必须的,而填加剂视情况而定。通常基胶,交联剂和填料被制成一个组份,而固化剂作为一个单独B组份。固化剂组分与主胶A组份的比例一般在1%~4%之间,加成型的也有10%,可通过调整固化剂比例来调整交联反应固化速度。
①良好的化学稳定性、***环保、无腐蚀性。
②流动性好,能自动流平填满模具。
③低粘度,容易抽真空排气泡。
④仿真性强,复模精度高,做出来的硅胶模具制作纹饰逼真。
⑤操作简单,两组份混合后室温下即可固化成硅胶模具。
⑥耐高温(-50~250℃),耐酸碱,翻模次数多。
⑦收缩率小(小于0.1%),抗撕强,不变形。
模具硅胶环保、操作简单、仿真效果逼真的优点替代了以前用金属、木材制作模具的方法,广泛用于文物复制,精密铸造,树脂工艺品饰品模具制作,石膏制品的复模制作,文化石等建材制品复模制作,玩具礼品模型复模,仿红木家具,鞋模制作,佛雕工艺品等多种行业的产品模型复制及模具制作。
硬度说明:模具硅胶硬度低于10度时,硅胶撕裂强度低,伸长率大,硅胶制品容易变形;硬度高于40度时,撕裂强度变差,硅胶制品会变脆,容易断裂或折断。一般硅胶硬度在20-40时,撕裂强度,伸长率等是状态。另外,粘度越低(流动性越好)对抽真空排气泡越有利,但同时抗撕强度也会变差,复模次数减少。建议灌注模选择硬度小的硅胶,这样脱模容易,不会损坏硅胶模具里面的母模。
模具硅胶可以分为加成型硅橡胶和缩合型硅橡胶两大类,两者的区别是:加成型硅胶A、B组份比例一般是1:1或10:1,可达食品级要求,颜色可做到高透明,收缩率小;缩合型A、B组份比例一般是100:2~100:4,颜色一般为白色或半透明。
***步:将母模洗净晾干,作光滑处理(可打一层脱模蜡或涂刷一遍脱模剂方便脱模)。
***步:将A组份液体模具硅胶倒入操作容器中,用量视模具大小而定。
第三步:将B组份固化剂按重量比称量后加入容器中进行混合,并充分搅拌均匀(不均匀会不固化)。
第四步:将混合搅拌均匀的硅胶放入真空机中负压状下排气泡处理。
第五步:将排完气泡的硅胶倒入母模中,室温下即可进行固化反应。
第六步:待完全固化后即可拆模,修剪边缘,24小时后再投入使用防止变形。
详情请参考操作实例教程:硅胶模具制作流程、硅胶翻模工艺流程
适用于比较光滑或简单的产品,用胶板或玻璃板围起来,取一定的硅胶与固化剂进行拌搅均匀,将抽过真空的硅胶直接倒入产品上面,待硅胶干燥成型后,取出产品,模具就成型了。
经验提醒:包模一般采用硬度比较软的硅胶来做模,这样脱模比较容易,不会损坏硅胶模具里面的产品。
一般刷三层式根据模具要求多层,***层刷在模种上抽真空,刷到位。***层贴纱布,第三层再涂上硅胶,这样固化成型。先把要复制的产品或模型涂刷上一层脱模剂,或隔制剂,然后把取一定的量硅胶和固化剂(用电子称来称量),拌搅均匀,进行抽空,抽空时间不要太长.硅胶涂刷在产品上面(注:一定要涂抹均匀)等待30分钟后,胶体会发生胶联反应,这样再均匀刷***层硅胶,这时将表面粘贴一层纱布或玻璃纤纬布来增加强度,然后再涂刷第三层硅胶等硅胶干燥后,再做外模,外模可以使用石膏或树脂等材料。
经验提醒:涂刷一层硅胶以后,是等硅胶交联时再涂刷一层硅胶,而不是立即粘贴纱布或是玻纤布,原因是:一般涂刷的比较薄,特别是玻纤布比较硬,容易使模具里层比光滑,从而影响复制产品的效果。
一般采用的方法和材料是将模具四周,用胶板或木板围起来,一采用石膏将模柜灌满就可以了,另一种采用树脂涂刷的方式,涂刷一层树脂就粘贴一层玻纤布,在涂刷粘贴,反复两三层就可以了。
经验提醒:做片模一定要做外模,因为片模做的模具比较容,易变形,做个外模防止模具变形。